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学院党委专题研讨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张蕾 发布者:张蕾 责任编辑:张蕾 发布时间:2025-04-24 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效,4月23日,学院党委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深入交流与部署。会议聚焦群体性风险防控、教师政治素养提升、警示教育常态化等关键环节,讨论通过系列务实举措筑牢育人根基,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一、聚焦群体风险防控,强化源头治理

针对近年来高校群体性易发多发事件,学院党委邀请审计处、采招办、科技处等职能部门,专门面向特定群体召开专题会议。会上,各部门结合岗位职责,就科研经费管理、采购流程规范、学术诚信建设等领域的风险点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典型案例解读,强调科研经费使用的合规性,梳理了招投标过程中的廉政风险防控要点,阐述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益分配的规范要求。

“专题报告旨在引导教职工增强规矩意识,从源头上防范群体性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学院党委书记牛庆玮表示,通过职能部门与教师群体的面对面交流,既解答了实际工作中的困惑,也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筑牢政治根基

针对年轻教师在政治观点表达、师生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学院党委计划邀请学校纪委同志和党委教师工作部同志作专题报告,并继续坚持组织观看政治素养提升专题片。围绕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新时代师生关系的内涵与边界等内容展开,通过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引导青年教师坚定政治立场,提升舆情应对能力。

“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政治素养和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永利官网培养质量。”学院院长宗兆云表示,通过防微杜渐式的教育引导,帮助青年教师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据悉,相关活动将于近期启动,覆盖全体青年教师及辅导员群体。

三、深化警示教育,强化震慑效应

自去年以来,学院党委坚持挺纪在前,针对个别教师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累计开展警示性谈话70余人次。谈话围绕教学纪律、学术道德、廉洁自律等方面展开,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及时纠正教师思想认识偏差,防止小问题演变为大错误。

与此同时,学院充分利用院系楼大厅、电子屏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氛围。在工科C座大厅开展为期两周的“致敬风范-弘扬科学教精神 传承教育家精神”图文展,循环播放科学教精神、教育家精神内涵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内容,常态化播放警示教育片,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教职工直观感受到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这种沉浸式的教育比传统的说教更具冲击力,时刻提醒我们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学院党委副书记郑珊珊在观看警示教育片后表示。

四、聚焦主责主业,夯实课堂阵地

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学院党委将加强课堂监督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巡查制度等,重点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政治导向、价值引领和言行规范。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确保课堂教学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

各教师党支部也积极响应党委部署,计划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专题研究。通过组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承诺践诺等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带动教风学风建设。力争使党支部成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桥头堡’,通过抓党建促业务,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

五、搭建交流平台,激发队伍活力

为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和青年教师的创新活力,学院将继续依托“正午·思享时光”活动平台,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通过主题分享、学术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不同年龄段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业务切磋,发挥出青年教师的延揽作用、学科负责人和高端平台的汇聚作用,形成“以才引才、以才汇才”的良好氛围。

“老教师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青年教师的活力则为学院发展注入新动能,这种‘传帮带’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更能传承学院的优良传统和育人文化。”学院副院长王冠介绍道。

据悉,学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举办教师座谈会、聘任师德师风观察员、开展个别警示性谈话等举措,引导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投身育人育才实践。此次专题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学院党委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教育载体,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保障。